♠ Dolby Atmos的源起
電影的創作題材日新月異。從現實生活到科幻場景、穿梭了遠古與未來;
隨著內容的豐富性,對於內涵與影音表現,觀影者的胃口也越來越大;
而電影導演對於作品產出能夠給予觀眾的感官效果則像永遠也不滿意似的追求完美與極致,
對於電影音效,導演們慢慢認為5.1或是7.1聲道音效已經不足以表現製作團隊想要傳達的效果,
然而,無止盡增加聲道數量也不是解決的辦法,因此Dolby回到發展的原點,
自問如果一切回到最初,會怎麼做? 在幾經思考及多方努力後,終於成功的擺脫了聲道數的思維。
♠ Dolby Atmos與過往的聲效表現差異
基於追求本質上的變革,Dolby創新了錄製方式,將聲效表達進化得更加逼真自然、且不受聲道數量限制。
在電影音效錄音室進行錄製時,是直接記錄某音效物件在各時間點上的相對位置、音量及距離遠近,
取代了以往製作混音時直接指定音效由某聲道發出的作法。
硬體上,更加上置頂喇叭作為天空聲道,使聲線的流動更加一致、消除空洞,
也因此聲道數便增加到了第三個數字(例如7.1.4聲道),4即表示天空聲道的數量。
(通常家用版的天空聲道數設定為2或4,決定頭頂上方聲線的流動是線或是整個面)
將環境背景音效、移動物件音效與上方音效做了完美的連貫與結合。
(來看看最適合做為天空聲道的Elipson Planet專文介紹)
Atmos新技術為電影製作團隊帶來完全的創作自由,發展超越以往與觀影者耳朵平行環繞的360度音效,
現在還加入了上方180度空間的音效,
有了崁頂天空聲道,能夠更臻完美的呈現各種聲音在立體空間內與觀眾的真實距離感,自然而逼真。
這就是Dolby於去年中發表,已經醞釀/研究5年的新聲效技術-Dolby Atmos全景聲。
♠ 家用Atmos機款對於其他音訊相容與整合
而對於非Atmos舊款家用擴大機來說,
採用舊式錄音方式製成的DVD,在其dolby聲道設定與家中劇院聲道不一致時,雖然仍舊能夠相容進行播放,
但聽到的是經過機器模擬而播出的聲道音,並非原始純粹的素材。
而Dolby Atmos則讓音響器材有更多的自由,能不受聲道數量限制,直接由擴大機自行判斷物件的相對位置,
然後決定交由哪個(或哪些)聲道進行播出聲效的動作。
除了每個聲道的聲音來源都是出自原汁原味的素材、且都是獨立的訊號之外,這款新技術還能夠同時處理多達128個音效物件,
最多還可以支援64個獨立聲道。(補充一下,家用版的則是最高支援24個平面聲道及10個天空聲道)
聲音與空氣振動結合營造立體的3D空間感,帶給使用者宛如被包覆其中的逼真臨場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家用Dolby Atmos對應擴大機,
在設計上不只做到獨善其身,還能發揮大愛的相容過去舊款的音效格式,整合成Dolby Surround音效;
即使是二聲道音樂,也會進行Upmix程序,然後整合到Dolby Atmos聲道來發聲。
如此一來,只要消費者購買了Dolby Atmos技術的擴大機並配備天空聲道,
即使是播放舊款無Atmos的影音檔,也能夠得到比原本更優秀的聲效環繞效果享受!
♠ 結語
消費者在這個時代是幸福的,電影的聲效從單聲道、立體聲、5.1聲道、7.1聲道,然後再跳躍式的進化到現在的全景聲,
板橋秀泰影城、西門町國賓大戲院、華威台中影城皆已陸續採用Dolby Atmos全景聲,未來相信會有更多的戲院一起跟進。
而不喜歡在電影院人擠人、習慣在家裡欣賞藍光片的消費者,也同樣能夠感受全面籠罩在3D音效裡的爽感!
在發表這項新技術的同時,市面上也推出了許多優秀的Atmos機種可供選擇。
不管是身處槍林彈雨的緊湊情節、直升機從頭上駛過、被狂風駭浪或大雷雨籠罩包圍的震撼感,
或是被大自然包圍其中,從四面八方傳到耳裡的蟲鳴鳥叫、風拂過樹葉沙沙的細微聲響,
不論是劇院或是家用機,相信Atmos技術表達出的精確細節,都能帶給觀眾與以往不同、煥然一新的真實感受。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Dolby官方說明影片更深入了解細節唷~